上海到内蒙古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

来源:linghan56.com 发布时间:2011/8/4 浏览次数:

      上海鄂尔多斯货运物流业投融资存有悖论。如何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的秘诀 
  2011年的中国经济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政府出重拳应对通货膨胀。其中,公众百姓最敏感的日常食品涨价尤其引人注目。央视现正在播放猪肉暴涨,追踪整个产业链的隐情。农超对接是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将生产食品的农村和销售食品的超市以现代化物流直接对接,砍掉谋取暴利的众多中间流通环节,使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获得保障。上海到鄂尔多斯货运这正是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对于现代物流服务业迫切需求的一个极好例证。结合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府和业界上下携手,物流业终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也必将为物流业投融资带来难得的机遇。 
  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 
  物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点,上海鄂尔多斯货运本应受到投资界的追捧。但是用一句调侃的话:成也物流,败也物流:物流业投融资有两个悖论: 
  悖论一:物流业的本质是为其他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贸业省钱,如果物流服务业的收费提高,没能为人家客户省钱,人家就不用你物流业的服务。物流业的这个替人省钱的本质,导致物流企业普遍薄利,与投资方要求提高经营利润的天然要求正相悖。 
  悖论二:物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进入门槛低,租几辆车就搞了起来;但是中国金融投资界的心理是重资产。非看到你的大笔房产和真金白银的注册资金才认可。于是从物流企业到地方政府都大搞物流地产。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大家不是在物流的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不是提升盈利能力;而是从房地产升值上期望赚钱;这叫不务正业。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重拳打压,这种物流地产投融资心理注定会步入死胡同。 
  在笔者参加“中国物流万里行”活动考察物流结点城市,以及参加“中国国际物流节”过程中,经常接触感觉到上述悖论。出路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分析相关的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相关模式变化,来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的秘诀。 
  制造业:据报道: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制造产业升级,工业物流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改造,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功能。一是分离分立。如,上海安吉汽车物流、淮矿现代物流等,将企业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二是合资合作。如,青岛啤酒(600600)招商物流、芜湖安得物流等,由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三是全面外包,如,海信集团将海信电器(600060)的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埋。柳州桂中海迅派员进厂,接管了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管理系统。